欢迎进入厦门集美中学网站
站内搜索
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教务工作
迎第25个世界读书日——阅读的力量
发布时间:2020-04-23 09:28发布人:刘晓燕点击量:2431

 

在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之下,“宅模式”限制了我们与现实空间的接触,但有些空间是可以自己打开的,比如阅读。阅读是一种习惯性爱好,更是一种应对外在冲击的精神力量。阅读传递科学的力量,让我们拥有常识与理性;阅读传递精神的力量,让我们拥有信念和希望;阅读传递人文的力量,让我们拥有善良与包容……

2020年4月23日,我们将迎来第25个世界读书日,经历此次疫情,我们每个人对生命当更有感悟,而阅读是这份感悟的承载与抵达。值此之际我们为大家介绍10位名人的读书方法,愿每一个认真阅读的人都能在书中丰盈自己的思想,体会到阅读的乐趣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,不仅好学,而且善学,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,与颍州石广元、徐庶、汝南孟公威是好友,并一起拜师游学。其他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。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,他是独观其大略。他没有钻进书堆,死记硬背,而是泛读大概,撷取精华,掌握其实质。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,而是正常地作息,每晨夜从容,常抱膝长啸。他对好友们说: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、郡守。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,诸葛亮笑而不答后来事实证明,读书务求精熟的石广元、徐庶、孟公威等人,也的确只做到刺史、郡守,而读书务求大略、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。

 

 

    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。他在《五柳先生传》中曾写道: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,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。实际上,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,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,而不死抠个别字句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《又答王庠书》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,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。苏轼在信中说:少年为学者,每一书,皆作数过尽之。书富如入海,百货皆有之,人之精力,不能兼收并取,但得其所欲求者尔。故愿学者,每次作一意求之。意思是说,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,内容丰富。那么,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,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、研究,而不是同时涉及其他的目标或问题。所以,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,日久天长,必有所获。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《汉书》的,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,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,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。数遍之后,苏轼对《汉书》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,是读书要有选择,选好书,读精品;求当就是恰到好处,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。实际上,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,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,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,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。读书贪多不求精,就会胸中撑塞如麻;读书求精不求多,才能读到书里去,抓住要领,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。所以,还需要进一步的,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,往往是愈探愈出,愈研愈入,愈往不知所穷。在精读中,郑板桥还比较注意。他认为学问二字,须要拆开看。学是学,问是问,今人有学而无问,虽读书万卷,只是一条钝汉尔。他提倡读书好问,才会使疑窦释然,精理迹露

 

 

       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。他曾经精选了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诗经》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,865个字,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,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。每天背诵150字,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。他说:虽书卷浩繁,第能加日积之功,何患不至?的确,这样日积月累,一部部的书籍就被他背熟了。这种每日定量计字,细水长流,集腋成裘,在欧阳修的亲身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,也很讲究读书方法。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。他给自己规定:每年春秋两季,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,即半年读书,半年复习,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,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。在每次复习时,他面前放一本书,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,他边听边默记。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,马上查书,立即纠正,再复读几遍。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,这种学习时既动口,又动手、动脑的学习方法,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。

 

      老舍说: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。'印象甚佳便是好书,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……‘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,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;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;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,但是我不管;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,我就感谢不尽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鲁迅先生认为: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,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,所以,跳过去,再向前进,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。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。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,提高阅读速度,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巴金先生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,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。巴金说:我第二次住院治疗,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,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,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。我坐着,一动也不动,但并没有打瞌睡。我的脑子不肯休息。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,一些作品,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,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。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温故知新,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。

 

       被誉为当代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,其知识之渊博、古文功底之深厚、著述中引用之广博,令人叹为观止。常人所不知的是,钱钟书的博学,不仅与他的天才有关,更与他的勤奋有关。据钱钟书夫人杨绛回忆,钱钟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读书时养成的,历时十余年的时间。